期刊简介
本刊主要报道医学分子生物学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研究进展有及研究方向,适合于广大从事医学分子生物学研究的科技工作者及临床医务人员,生物工程、生化、分子药理、分子病理、免疫学、遗传学等相关人员。
点击详情 >主管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单位: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
出版部门: 《医学分子生物学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672-8009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42-1720/R
邮发代号:
出版周期 双月刊
创刊时间 2004
出版地区 湖北
出版地区 湖北
订购价格 220.00
杂志荣誉 首届、第二届中国高校特色科技期刊奖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2019

- 杂志名称:医学分子生物学杂志
-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 主办单位: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
- 国际刊号:1672-8009
- 国内刊号:42-1720/R
- 出版周期:双月刊
-
酿酒酵母锌簇转录因子Pdr1和Pdr3的研究进展
Pdr1(pleiotropicdrug-resistant1)和Pdr3是酿酒酵母中锌簇转录因子,具有调控多种多药耐药转运蛋白的作用.它们主要以二聚体的形式与靶基因的PDREs(Pdr1p/Pdr3presponseelements,PDREs)区域结合,对多药耐药靶基因进行调控,从而引起酿酒酵母对环己亚胺、寡霉素等药物的耐药现象.Pdr3的表达调控还受到线粒体基因组的影响.......
作者:王德俊;徐铮;曹永兵;姜远英 刊期: 2005- 03
-
DNA微阵列技术在胃癌研究中的应用
多年来作为全球第二大恶性肿瘤,胃癌的研究急需一种更为整体性的研究方法.DNA微阵列技术以其高通量、自动化、平行化、快速化的优势,成为后基因组时代在转录组水平进行肿瘤基因表达谱分析的强有力工具.本文介绍了DNA微阵列技术的应用原理和实验方法,着重回顾了这项技术在胃癌研究中的应用进展情况,并对现存的问题和应用前景进行了评价.......
作者:张晓青;刘炳亚;林言箴;朱正纲 刊期: 2005- 03
-
双特异性抗体及其在肿瘤诊治上的研究进展
双特异性抗体是含有2种特异性抗原结合位点的人工抗体,能在靶细胞和功能分子(细胞)之间架起桥梁,激发具有导向性的免疫反应,现已成为抗体工程领域的热点,在肿瘤的免疫治疗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双特异性抗体可通过多种途径获得,随着分子生物学技术的迅速发展,出现了基因工程双特异性抗体的多种构建模式,并有多种用于肿瘤的临床诊断和治疗试验.......
作者:李康;杨冬华 刊期: 2005- 03
-
UGRP1基因及其与疾病相关性的研究
UGRP1基因是一新近发现的基因,人类UGRP1基因定位于5q31-5q34,主要表达在肺脏.UGRP1基因的功能目前还很不明确,由于多种自身免疫性疾病的候选区域定位于5q31-34附近,UGRP1的研究日益受到重视,与哮喘关联已有许多报道.......
作者:孙玲玲;王艺;黄薇 刊期: 2005- 03
-
酵母三杂交系统:一种在真核细胞水平研究RNA-蛋白质相互作用的有效方法
RNA-蛋白质之间的相互作用是真核细胞RNA在细胞内执行其功能的基础,这种相互作用在基因表达的多个水平上均发挥着重要的调控作用.要研究RNA对基因表达的调控就必须对RNA-蛋白质之间相互作用的方式进行研究.本文介绍的酵母三杂交系统(yeastthree-hybridsystem)是一种近年来在酵母双杂交系统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可用于鉴定先前未知的,在自然界中存在且具有生物学意义的RNA-蛋白质相互......
作者:林建宏;邹柯;沈岩 刊期: 2005- 03
-
应用酵母双杂交系统研究与血管紧张素-(1-7)相互作用的蛋白
目的用酵母双杂交系统筛选与血管紧张素-(1-7)相互作用的蛋白,为该7肽在体内如何发挥功能提供线索.方法构建Ang-(1-7)的真核表达载体pBD-Ang-(1-7),转化酵母菌YRG-2,进行毒性和自身非特异激活性检验.与大鼠心肌细胞文库质粒共同转化酵母细胞,在营养缺陷培养基上进行双杂交筛选,选择既能在3重营养缺陷培养基上生长,也能使X-gal变蓝的克隆为阳性,提取靶质粒后进行复交,将真阳性质粒......
作者:王文艳;陈君柱;王兴祥;谢旭东 刊期: 2005- 03
-
甲基莲心碱对RAW264.7巨噬细胞泡沫化的影响
目的探讨甲基莲心碱(Nef)对巨噬泡沫细胞形成的作用及机制.方法采用体外培养小鼠巨噬细胞系RAW264.7细胞,ox-LDL诱导建立泡沫细胞模型,用Nef进行干预.油红O染色观察细胞内脂质堆积情况,酶比色法定量细胞内总胆固醇和胆固醇酯的变化,免疫荧光和流式细胞术分析CD36受体蛋白表达,RT-PCR检测CD36受体mRNA表达.结果与ox-LDL诱导组相比,Nef保护组巨噬细胞的油红O染色阳性细胞......
作者:郑伟;周洁;陈娟;从容;冯友梅 刊期: 2005- 03
-
肿瘤抑素抗血管活性相关肽的表达及活性研究
目的利用大肠杆菌表达系统表达肿瘤抑素抗血管活性相关肽-21肽,检测其生物学活性.方法人工合成21肽基因序列(肿瘤抑素75~95位氨基酸),克隆到表达载体pTYB2上,转化大肠杆菌BL-21(DE3),酶切和测序鉴定后,用IPTG诱导表达融合蛋白.经几丁质亲和层析柱纯化21肽.通过MTT实验,细胞生长曲线测定,小鼠肝癌转移瘤模型的大体抑瘤实验及组织病理学切片研究其活性.结果获得的可溶性21肽对人脐静......
作者:付雪;王淑静;林雪松;刘兴汉 刊期: 2005- 03
-
肾上腺髓质素和降钙素基因相关肽在急性高原低氧中的作用
目的探讨肾上腺髓质素(adrenomedulin,AM)和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alcitoningene-relatedpeptide,CGRP)在急性高原低氧中的作用.方法采用放射免疫法测定40名世居低海拔地区的健康男性青年在海拔1100m、进入海拔2260m3月、3780m1d、5d和15dAM和CGRP血浆含量.结果志愿者进入海拔2260m3个月后,血浆AM浓度开始下降,进入海拔3780m1......
作者:高芬;陈素娟;周青玉;王立平;杜发茂 刊期: 2005- 03
-
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对HL-60细胞影响的研究
目的研究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rhG-CSF)对HL-60细胞的影响.方法瑞氏染色观察细胞形态的变化,吖啶橙/溴化乙锭双染色观察凋亡情况,NBT和CD13测定观察成熟分化情况,MTT实验观察增殖活性.结果加入rhG-CSF48h后,HL-60细胞凋亡率升高,增殖活性下降,而且随着rhG-CSF浓度的升高,这种作用更加明显.成熟分化特征变化不明显.结论rhG-CSF有促进HL-60细胞凋亡并抑制......
作者:徐文华;王鈜;孙立荣 刊期: 2005- 03
动态资讯
- 1 AGT基因SNPs与哈萨克族高血压左室肥厚关系的研究
- 2 端粒体--调节端粒的多聚复合体
- 3 miR-17抑制ATG7介导的自噬促进小鼠肝细胞胰岛素抵抗
- 4 凝血酶敏感蛋白-1(TSP-1)的结构与功能研究进展
- 5 酵母双杂交技术筛选并回转验证在胞内与PML-C结构域相互作用的蛋白
- 6 蛋白激酶CK2
- 7 hTERC基因与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分型的相关性研究
- 8 MSTN基因siRNA表达载体的构建和鉴定
- 9 HBV通过增强DNAJB4启动子活性调节其在HepG2.2.15细胞中的表达
- 10 IP3受体通道的功能结构与疾病关系
- 11 ITAC介导的T细胞跨血管内皮迁移及其后续事件
- 12 Exosome的功能及作用机制的研究进展
- 13 应用实时荧光PCR技术检测HBV YMDD变异
- 14 骨形态发生蛋白-2诱导心肌干细胞定向分化的信号转导机制
- 15 树突状细胞成熟及其信号传导基因表达谱的研究
- 16 两个不同骨髓干细胞亚群体外成肝潜能的比较研究
- 17 连环蛋白家族成员P120ctn的作用及相关机制
- 18 miRNA与固有免疫
- 19 CDK1 siRNA干扰在Taxol诱导细胞凋亡中的作用
- 20 低氧导致培养心肌细胞Na+通道基因SCN5A mRNA表达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