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本刊主要报道医学分子生物学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研究进展有及研究方向,适合于广大从事医学分子生物学研究的科技工作者及临床医务人员,生物工程、生化、分子药理、分子病理、免疫学、遗传学等相关人员。
点击详情 >主管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单位: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
出版部门: 《医学分子生物学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672-8009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42-1720/R
邮发代号:
出版周期 双月刊
创刊时间 2004
出版地区 湖北
出版地区 湖北
订购价格 220.00
杂志荣誉 首届、第二届中国高校特色科技期刊奖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2019

- 杂志名称:医学分子生物学杂志
-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 主办单位: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
- 国际刊号:1672-8009
- 国内刊号:42-1720/R
- 出版周期:双月刊
-
非编码RNA和缺血性脑损伤
ncRNAs是决定器官和细胞特异性蛋白转录和翻译的主要调控者同时由于ncRNAs在脑组织的丰富分布和对功能的重要调节作用,因此ncRNAs和缺血性脑损伤的关系引起了研究的关注.文章综述了ncRNAs和缺血性脑损伤相关性研究的一些报道,认为未来研究的方向应该是ncRNAs与缺血性脑损伤发生机制之间的关系,缺血性脑损伤的治疗研究应该从ncRNAs对RNA转录、转录后、RNA翻译调控以及DNA再编码(r......
作者:王学仁;单革 刊期: 2012- 04
-
GJB2基因的听觉功能和耳聋的分子生物学机制
缝隙连接在听觉功能中扮演了一个非常重要的角色.GJB2基因变异是一个导致~50%儿童单纯性耳聋的常见原因.此类基因变异产生的病理变化主要发生在耳蜗,然而听觉毛细胞上并无缝隙连接或GJB2基因的表达.文章总结了近年来内耳缝隙连接的研究进展,阐述了耳蜗缝隙连接对于听觉功能的重要性.同时也展望了因缝隙连接基因突变所致遗传性耳聋的治疗前景.......
作者:梁纯;赵红波 刊期: 2012- 04
-
长片段非编码RNA在肿瘤发生中的作用
长片段非编码RNA(longnon-codingRNA,lncRNA)是肿瘤病理中涉及致癌及抑癌的调控通路中的重要的新型分子.lncRNA在人类许多疾病,特别是在癌症中异常表达,但其中绝大多数的生物学功能并不明确.近年来有关lncRNA的分子机制逐渐清晰,人们对发病较高的肝癌、乳腺癌、肺癌以及前列腺癌中表达差异的lncRNA的进行深入探索,也为未来肿瘤的诊断和治疗提供了非常有价值的科学依据.......
作者:陈莹;纪婷;孟丽;李鹿丰;郭江峰;丁先锋 刊期: 2012- 04
-
神经元特异的抗原NeuN与Fox3的研究现状
NeuN作为神经元的标志,是一种神经组织特异的蛋白,可能参与神经系统的发育、分化和功能,但是其具体作用机制还不清楚.目前Neun在神经系统发育、病理诊断以及神经元退化、坏死等方面得到广泛应用.近在免疫组化、基因沉默等研究中发现,Neun与Fox3基本重合,因此认为NeuN属于Fox1基因家族,命名为Fox3.......
作者:张元元 刊期: 2012- 04
-
miRNA在肝癌的形成发展及治疗应用
肝癌是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在中国的发病率及死亡率均高,严重危害着人们的健康,它的发生发展是由多因素影响的.目前肝癌形成过程中的分子机制仍没有完全揭露.微小RNA(microRNAs,miRNA)是一种小的非编码RNA,它广泛存在于正常的和病理的组织中,在转录后水平调控基因的表达,参与生物体细胞的分化、增殖和凋亡等生命活动.近年来研究表明,miRNA表达失调在各种肿瘤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
作者:高宏;龚建 刊期: 2012- 04
-
自噬与病毒复制
自噬是真核生物中一类保守的胁迫机制,是溶酶体蛋白降解途径的主要形式之一.自噬通过降解衰老损伤的细胞器和老龄蛋白维持细胞内稳态(homeostasis),同时通过吞噬细胞内微生物病原体行使天然免疫功能.在不同病毒感染过程中,自噬也可以发挥不同的作用:既能阻止病毒复制也可以促进病毒复制.当自噬发挥抗病毒作用时,通过包裹病毒蛋白或病毒颗粒运至溶酶体,进行降解,这一过程称作异自噬(xenophagy).相......
作者:许尹;田婵;董小平 刊期: 2012- 04
-
ФC31整合酶系统在基因治疗中的应用
基因治疗是一种极具应用前景的疾病治疗方法.作为一种非病毒载体系统,ФC31整合酶系统凭借其高效性、位点特异性与低毒性的特点,在基因治疗的应用中具有无可比拟的优势.ФC31整合酶可以介导治疗基因整合到靶细胞基因组并稳定、长期表达,目前已经在多种组织和器官的体内、离体研究中取得成功.文章着重阐述ФC31整合酶的作用机制、应用实例及优缺点,并评估了其安全性.......
作者:李振海;马晴雯 刊期: 2012- 04
-
多药耐药基因MDR1慢病毒表达载体的构建、病毒包装及功能验证
目的构建MDR1基因的过表达慢病毒载体并进行病毒的包装,为进一步深入的研究MDR1基因在乳腺癌耐药中的作用提供基础工具.方法用PCR技术获得MDR1基因片段,将其连接入酶切后的慢病毒载体,转化感受态进行PCR及测序鉴定,脂质体转染293T细胞,包装成慢病毒再分别感染靶细胞MDA-MB-231和MCF-7细胞验证其生物学功能.结果成功构建MDR1慢病毒表达载体,测序证实所获取基因序列完全正确,Wes......
作者:张媛;韩腾龙;赖晓凤;张健;刘文超;药立波 刊期: 2012- 04
-
XPD和PPARγ对HepG2增殖及ERG表达的影响
目的探讨人着色性干皮病基因D(xerodermapigmentosumgroupD,XPD)和PPARγ对HepG2增殖及ERG表达的影响.方法用脂质体转染法瞬时转染重组质粒pEGFP-N2/XPD和空载质粒pEGFP-N2入HepG2细胞中,转染后给予10μmol/L的GW9662(PPARγ抑制剂)孵育48h.实验分为6组:空白对照组、脂质体组、pEGFP-N2组、pEGFP-N2/XPD组、......
作者:何月;罗文;张吉翔 刊期: 2012- 04
-
EGF对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小梁网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
目的探讨EGF对体外培养POAG小梁网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POAG小梁网细胞并鉴定;用终浓度为0,5,10,20,50,100ng/ml的EGF干预48h,运用CCK-8比色法检测其吸光度值、流式细胞仪检测其凋亡率.结果成功进行POAG小梁网的培养和鉴定;CCK-8比色法结果表明,当EGF的浓度为5,10,20,50,100ng/ml时,其增殖率分别为13.8%、21.7%、26.5......
作者:陈燕萍;吴瑜瑜;郭茂生;梁宗宝;Zongbao 刊期: 2012- 04
动态资讯
- 1 血管紧张素Ⅱ受体2在腋(臭)区顶泌汗腺中的表达及与载脂蛋白D相关性研究
- 2 靶向Ang2的RNAi慢病毒载体的构建及其对恶性黑色素瘤细胞中Ang2基因表达的影响
- 3 细胞因子信号阻抑蛋白SOCS家族
- 4 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及临床应用策略
- 5 缺氧诱导因子1α蛋白质水平及活性调节
- 6 67 ku层黏连蛋白受体与肿瘤侵袭和转移
- 7 ω-芋螺毒素研究进展
- 8 人骨形成蛋白-2的结构与生物学活性
- 9 MDM2-P53蛋白质相互作用的小分子抑制物
- 10 MEKK3稳定表达细胞株的建立及其对A549细胞增殖的影响
- 11 低氧导致培养心肌细胞Na+通道基因SCN5A mRNA表达改变
- 12 人内皮抑素抗肿瘤相关肽基因的克隆表达及活性研究
- 13 桔皮素对人胶质瘤细胞U251生长、侵袭和迁移能力的抑制作用
- 14 白藜芦醇联合姜黄素对肝癌细胞凋亡的机制研究
- 15 神经母细胞瘤辅酶Ⅱ依赖性视黄醇脱氢/还原酶的功能性表达与生物信息学分析
- 16 DNA损伤修复过程表观遗传学改变
- 17 神经细胞凋亡调节转化酶-1在LDL胆固醇代谢中的作用
- 18 分泌型碱性磷酸酶报告基因重组载体pSEAP-IQCE3'UTR的构建
- 19 抑制消减杂交(SSH)技术及在克隆基因方面的新进展
- 20 慢病毒载体介导的转基因整合位点研究方法